震仪
拼音zhèn yí
注音ㄓㄣˋ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帝王的仪容。 南朝 齐 谢朓 《郊庙歌辞·齐雩祭乐歌》:“震仪警,王度乾。”一本作“ 宸仪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洪亮,威风凛凛。
详细解释
- 震仪的字面意思是“响亮的乐器声音”。比喻声音洪亮,威风凛凛,具有震撼力和威严感。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演讲、演奏、歌唱等场合中的声音洪亮、激昂,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情景。
故事起源
- 《史记·韩信陈涉世家》中有一则记载。当时,汉朝初年,陈涉率领起义军抗击暴秦,韩信被陈涉任命为大将。在战斗中,韩信的号令威严有力,士兵们纷纷表示听到他的声音就像听到了震撼人心的乐器声音。因此,人们将他的声音形容为“震仪”。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演讲声音如雷贯耳,真是一副震仪之声。2. 那位歌手高亢激昂的歌声,像是一曲震仪。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震仪”与声音洪亮、威严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下听到这样的声音时的感受,以此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铿锵有力”、“嘹亮悦耳”等,扩大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的时候,声音就像是一曲震仪,我们都能听得很清楚。2. 初中生:他的演讲声音洪亮有力,真是一副震仪之声,让人印象深刻。3. 高中生:那位歌手的嗓音高亢激昂,真是一曲震仪,让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