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土豆效应在词典中的解释
dòuxiàoyìng

土豆效应

拼音tǔ dòu xiào yì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土豆效应 - 解释

    土豆效应,把“土豆”看作广义的便宜低端食品的代名词。即经济危机时,低端便宜食品的需求上升,价格也上涨。“土豆效应”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得到验证。简单地说,就是危机面前,人的需求滑向马洛斯需求层次的较低层。同样,经济危机面前,吃比萨饼的人必然减少,作为替代,大饼需求量必然增加。

    土豆效应 - 源起

    根据需求法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数量一般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需求将减少。

    吉芬商品指的是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1980)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在分析中提及罗伯特·吉芬的看法,从而使得“吉芬商品”这一名词流传下来。发生灾荒的爱尔兰,土豆是一种非常强的低档商品。当土豆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变穷了。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想少买肉并多买土豆。同时,由于土豆相对于肉变得更为昂贵,替代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的肉和更少的土豆。但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消费者对土豆的反应是少买肉,多买土豆。这样就可以解释 “吉芬难题”了,也称“土豆效应”。

    土豆效应 - 经济危机

    当大萧条来临时,人们首先削减的,是奢侈品和高档产品的需求;而廉价且能填饱肚子的土豆的需求,反倒上涨。这就是危机所带来的机会。

    经济危机越严重,“土豆效应”越明显。

    在英国,不少中高收入家庭资产大幅缩水,他们的股票跌得伤筋断骨,他们的股票期权化为泡影,他们没有了奖金分红,他们甚至会主动降低自己的基本工资,以免老板破产、公司倒闭、使他们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去。 2008年,沃尔玛宣称其10月份零售增长占到全美除汽车和餐饮业外零售增长的一半,正是“土豆效应”在发挥作用。 除了经济型酒店意外走强的出租率印证了“土豆效应”外,一些大众化的平价小餐饮也意外受到市场的热捧,再次论证了“土豆效应”的存在。 不少中高收入家庭资产大幅缩水,即使外出用餐,都尽量避免到高级餐厅消费。如今高级餐厅生意大不如前,麦当劳反倒人丁兴旺。对此,英国麦当劳快餐店发言人表示:“汉堡包繁荣的时代重新来临了。”在美国,据万事达卡统计,2008年10月全美高端消费品(指1000美元以上商品)销售出现明显萎缩,奢侈品销量更下滑20.1%,几乎任何一种商品,只要售价超过1000美元,全都面临巨大销售压力。

    在国际经济危机面前,民生成为第一要义,相对高端产品来说,中低端产品却大行其道,不仅没有受到影响,部分产品还出现了销售上升趋势。今年临近春节,北京等地大众时装的热卖、改衣店走俏、杭州等地重新开设并广受欢迎的“年货市场”,都是“土豆现象”的例证。 专家同时认为,在国际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土豆现象”并不代表高端产品在国内的需求将大幅降低。“因为中国的需求不同于发达国家,如汽车住房等,中国面临的是‘从无到有’,是较刚性的需求。” 于是,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账单。下馆子也变成一种奢侈,即使光顾,也不去高级餐厅。对此,英国“麦当劳”快餐店发言人喜形于色地说:“汉堡包繁荣的时代重临了。”

    廉价消费品成了最大赢家。

    一些廉价超市,如来自德国的Aldi和Lidl两家连锁超市、英国本土的Costcutter等,都是削减消费支出情况下的赢家。 Aldi的平均售价,比大型连锁超市如Tesco等便宜1/4 ,该店每日从大型超市手上抢走约100万英镑的生意。Aldi预计今年营业额,高达15亿英镑,比去年上升近2成,并准备在未来5年,投资10亿英镑开设新分店。 不少行业受惠于金融海啸。油价高企令自行车销量大增,银行收紧信贷,当铺成为人们“融资”的好去处,典当商H&T在上半年的盈利,大增4成至460万英镑。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影响力或效应逐渐扩大,就像土豆一样,从一个小地方开始,逐渐普及到更广泛的范围。

详细解释

  • 土豆效应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土豆的特点。土豆最初只在南美洲一小块地区种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豆逐渐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一种广泛食用的主食。同样地,土豆效应描述了一个人或事物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的过程。

使用场景

  • 土豆效应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或趋势逐渐扩大的情况,特别是在科技、商业和社交媒体领域。例如,一个小公司通过创新产品吸引了一些顾客,然后这些顾客通过口碑传播,吸引了更多的顾客。这种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就可以用土豆效应来形容。

故事起源

  • 土豆效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用来描述信息传播的过程。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土豆效应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土豆”和“效应”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小视频经过朋友的分享,产生了土豆效应,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2. 这个创新的产品通过用户口碑传播,逐渐形成了土豆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土豆效应这个成语:1. 将土豆和扩大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土豆从一个小地方逐渐扩散到全世界的过程。2. 将土豆效应与信息传播、传染病扩散等类似的现象进行对比,形成记忆联想。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土豆效应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信息传播、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病毒式传播、雪球效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分享了一个好玩的游戏,结果土豆效应发生了,大家都玩起来了。2. 初中生:我的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结果土豆效应发生了,很多人都转发了。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艺术节由于精彩的节目而产生了土豆效应,吸引了很多观众参加。4. 大学生:我们的创业项目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最终形成了土豆效应,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

拆字解意

土豆效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