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礮
拼音kōng lì
注音
繁体空礮
基本解释
亦作“ 空炮 ”。1.不放实弹的炮。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甲申之变》:“守者惧,空礮向外,不实铅子,徒以硝燄鸣之。”
2.比喻空话,谣言。 茅盾 《子夜》十:“ 竹斋 ,你在钱业方面放一个空炮:公债抵押的户头你要一律追加抵押品。”
3.虚张声势的话。 郭沫若 《羽书集·抗战与觉悟》:“敌人一再声明,说要在几月几日之前解决我们,然而结果只是一些空炮。”
基本含义
- 形容虚有其表,没有实际用途或价值。
详细解释
- 指枪炮没有填充弹药,只是空的,没有发射能力。比喻外表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某些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能力或价值,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价值。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兵器。在古代战争中,战士们需要填充枪炮弹药才能发射。如果枪炮没有填充弹药,只是空的,那么就毫无作用。因此,这个成语形容虚有其表,没有实际用途或价值。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这个项目看起来很有前途,但实际上只是空礮而已。2. 他虽然口才很好,但是实际上只是个空礮,没有实际的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空礮”看作是一个没有填充弹药的枪炮,只有外表,没有实际作用。你可以尝试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记住。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名不副实”、“形同虚设”等,以扩大你的成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只是个空礮,没有真正的本领。2. 初中生:这个电影的预告片很吸引人,但实际上整个电影只是空礮,没有好的剧情。3. 高中生: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但实际上只是空礮,没有真正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