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常柄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ngbǐng

常柄

拼音cháng bǐng

注音ㄔㄤˊ ㄅ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固定的权柄。 晋 陆机 《豪士赋序》:“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节。”

基本含义

  • 常常拿在手中的柄,比喻常年担任的职务或常常使用的工具。

详细解释

  • 常柄是一个由“常”和“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常指经常、长期,柄指拿在手中的工具、器具。常柄比喻常年担任的职务或经常使用的工具,表示长期担任某个职务或经常使用某个工具。

使用场景

  • 常柄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长期担任某个职务,或者经常使用某个工具。可以用在工作场合、学习场合或者日常生活中。

故事起源

  • 常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韩非子·解老》一文中,是战国时期韩非子所著的一本政治学著作。故事中,韩非子说,君主应该选择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才,而不是选择那些只会拿着工具却不懂得使用的人。他用“常柄”这个比喻来形容那些长期担任职务或经常使用工具的人才。

成语结构

  • 常柄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形式为“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我们公司的常柄,工作经验丰富,非常可靠。2. 这把刀是厨师的常柄,他用来切菜非常熟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常柄”与长期担任职务或经常使用工具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职务、工具相关的成语,如“常任”、“常备不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常柄,每天都负责整理教室。2. 初中生:她是学校的常柄,负责管理学生的课外活动。3. 高中生:他是学校篮球队的常柄,每场比赛都担任队长。4. 大学生:她是实验室的常柄,负责管理实验设备和材料。

拆字解意

常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