饴散
拼音yí sàn
注音ㄧˊ ㄙ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饴盐和散盐。亦泛指盐。 唐 刘禹锡 《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抵京师,授检校户部郎中兼侍御史,斡池盐于 蒲 ,脩牢盆,谨衡石,煎和既精,飴散乃盈。”
基本含义
- 形容亲近的人离散、分散。
详细解释
- 饴散是由“饴”和“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饴,指的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甜食,寓意甜蜜、美好;散,表示分散、离散。饴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像饴糖一样甜蜜亲近的人分散离开,失去联系。
使用场景
- 饴散常用于形容亲近的朋友、亲人离散、分散的情况。比如,用来形容好朋友因为各自的事情而分别奔波,联系变得少了;或者用来形容家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离散到不同的地方生活。
故事起源
- 饴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饴饴的人,他的朋友们纷纷离开他,只有一个叫散散的人留了下来。后来,人们用“饴散”这个成语来形容亲近的人分散离散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高中毕业后,我们的班级饴散了,大家各自去了不同的大学。2. 她的好朋友们陆续结婚生子,一家人都忙得没有时间聚在一起,渐渐地饴散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饴散与甜食联系起来,想象饴糖一样的甜蜜亲近的人分散离开,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离散”,“分散”,以及与人际关系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因为转学饴散了,现在我们联系少了很多。2. 初中生:我的家人因为工作的原因饴散到不同的城市,我们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3. 高中生:毕业后,我们班级的同学饴散了,有的去了外地读大学,有的留在本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