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俚笃在词典中的解释

俚笃

拼音lǐ dǔ

注音ㄌㄧˇ ㄉ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方言。他们。 瞿秋白 《东洋人出兵(三)》:“俚笃才是奴才性,卖国卖民要卖个干干浄。”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直率,态度坚定,不做作,不虚伪。

详细解释

  • 俚笃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俚指俗语、民间语言,笃指真诚、坚定。俚笃的意思是指言辞直率,态度坚定,不做作,不虚伪。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坦率真诚,不做作,不虚伪。

使用场景

  • 俚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别是在表达某人直率、坦率、真诚的时候。

故事起源

  • 关于俚笃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频繁,说明它在古代社会中已经广为流传。

成语结构

  • 俚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俚”和“笃”。

例句

  • 1. 他的性格俚笃,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2. 她的言辞一向俚笃,从不说假话。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直率地说话的场景,将俚笃与这种直率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俚笃相关的成语,如“直言贾祸”、“直言无讳”等,以扩展对直率、真诚等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俚笃待人,不要说谎话。2. 初中生:他的性格俚笃,朋友们都喜欢和他交朋友。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保持俚笃的态度,不做作,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拆字解意

俚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