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诩诩在词典中的解释

诩诩

拼音xǔ xǔ

注音ㄒㄩˇ ㄒ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自得貌。 汉 焦赣 《易林·离之中孚》:“魴鱮詡詡,利来无忧。” 宋 司马光 《答德顺军刘太博书》:“ 光 常病世人称交友者,相遇则詡詡笑言,以酒食相悦。” 明 归有光 《赠司仪杨君序》:“故詡詡焉恣其欲而已,国家之利害,生民之休戚不问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 李 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詡詡然骄人而立。”
    (2).象声词。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误·五音解》:“齿开脣聚谓之羽,其音詡詡吁吁然。”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华丽、虚假。

详细解释

  • 诩诩是一个叠词,由两个相同的“诩”组成。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言辞华丽、虚假,用来形容人说话虚伪、矫揉造作,不真实的样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言辞虚假,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听,但实际上缺乏真实性。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真诚、虚伪的人。

故事起源

  • 诩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四年》这篇文章中。文章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公子骀在宴会上做了一道非常华丽的菜肴,但是实际上味道很差。后来,人们用“诩诩”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很糟糕的东西。

成语结构

  • 诩诩是一个叠词,由两个相同的“诩”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辞诩诩,听起来很动听,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2. 她的演讲诩诩,让人很难相信她所说的是真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诩诩”与“虚虚”进行联想,因为诩诩的含义与虚假有关。可以通过创造一个记忆场景,想象一个人说话时嘴里冒出虚假的烟雾,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虚假、虚伪相关的成语,如“虚与委蛇”、“虚伪不真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诩诩的,看起来很友好,但我觉得他不是真心对待我。2. 初中生:她的承诺诩诩,说得很好听,但我不相信她能够实现。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演讲诩诩,充满了华丽的辞藻,但实际上没有解决问题的实质性内容。

拆字解意

诩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