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衣柰
拼音zhī yī nài
注音ㄓㄧ ㄧ ㄣ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苹果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脂衣柰, 汉 时紫柰,大如升,核紫花青,研之有汁,可漆。或著衣,不可浣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过于纤瘦,衣着过于宽松而显得不修边幅。
详细解释
- 脂衣柰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脂”、“衣”、“柰”三个字组成。脂衣指的是用脂肪做成的衣物,柰作“若”,表示比喻。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过于纤瘦,穿着宽松的衣服,显得不修边幅,不合身。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表,特别是指衣着不整洁、不合身的样子。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穿着不得体,或者形容某人的形象不够精神、不够整洁。
故事起源
- 《晋书·蔡洪传》中有一段记载,蔡洪是晋代的一个文学家,他的衣着非常朴素,不追求时尚。有一次,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不穿好一点的衣服,蔡洪回答说:“脂衣柰,岂不悖哉!”意思是说,纤瘦的人穿上宽松的衣服,显得不整洁。后来,人们就用“脂衣柰”来形容人的衣着不整洁、不合身。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字组成,即“脂”、“衣”、“柰”。
例句
- 1. 他穿着脂衣柰的样子,看起来不够整洁。2. 她的衣服太大了,穿起来就像是穿了脂衣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脂衣柰”与“纤瘦、衣着不整洁”等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脂膏不润”、“衣冠楚楚”等,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衣服太大了,穿起来就像是穿了脂衣柰。2. 初中生:她穿着脂衣柰的样子,看起来不够整洁。3. 高中生:他的形象不够精神,总是穿着脂衣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