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齿垢在词典中的解释
chǐgòu

齿垢

拼音chǐ gòu

注音ㄔㄧˇ ㄍ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齿上的积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齿垽》:“竹木入肉,针拨不尽者,以人齿垢封之,即不烂也。”

英文翻译

  • 1.【医】odontia incrustans

基本含义

  • 指口腔中的牙垢,比喻言辞恶劣、无礼的态度或行为。

详细解释

  • 齿垢是由食物残渣和细菌组成的一层薄膜,会附着在牙齿表面。成语“齿垢”比喻人的言辞或行为像牙垢一样恶劣、无礼、粗鄙。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粗野、恶劣,或者形容言辞无礼、不文明的行为。可以用于批评他人的不好的态度或行为。

故事起源

  • 成语“齿垢”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齿垢不落人。”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口腔卫生,齿垢的存在被视为不洁。因此,成语“齿垢”借用了这个形象,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不端、不文明。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齿垢”作为主语,表示人的言行;不落人作为谓语,表示言行的不好。

例句

  • 1. 他的言辞粗鄙无礼,就像齿垢一样,令人难以接受。2. 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如同齿垢一般,完全没有教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齿垢”与口腔卫生联系起来,想象一下牙齿上有很多脏东西,表示人的言行不端、不文明。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言不由衷”、“粗鄙无礼”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齿垢言辞让人很生气。2. 初中生:她的齿垢举止令人无法忍受。3. 高中生:这个学生的齿垢行为不符合校规。

拆字解意

齿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