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柏人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irén

柏人

拼音bǎi rén

注音ㄅㄞˇ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地名。在今 河北省 唐山市 西。 春秋 晋 地, 战国 属 赵 , 汉 置县。《左传·哀公五年》:“五年春, 晋 围 柏人 , 荀寅 、 士吉射 奔 齐 。”
    (2).《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汉 八年,上从 东垣 还,过 赵 , 贯高 等乃壁人 柏人 ,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 柏人 。’‘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后遂用为皇帝行止戒备的典故。 唐 李白 《枯鱼过河泣》诗:“万乘慎出入, 柏人 以为诫。”

基本含义

  • 指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详细解释

  • 成语“柏人”源自《诗经·小雅·柏舟》:“柏舟兮冯夷,岂敢常自逸?我心匪鉴石,不可转也夫!”其中,“柏人”指的是高尚的人,比喻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坚定信念,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的人。也可以用来称赞和嘉奖他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故事起源

  • 成语“柏人”源自古代诗歌《小雅·柏舟》。诗中描述了柏木舟的坚韧和质朴,通过对柏木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坚贞不屈的人的崇敬之情。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

例句

  • 1. 他是个真正的柏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2. 她的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真是一位柏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柏木舟的坚韧和质朴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是一条柏木舟,面对风浪和诱惑也能坚守初心,保持高尚品德。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如“柏立不倒”、“柏林墙”等,来进一步丰富对“柏人”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柏人,总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2. 初中生:她的品德高尚,是我们班的柏人。3. 高中生:面对困境,他表现出了柏人般的坚定和决心。4. 大学生:只有柏人才能经得起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5. 成年人:他是个柏人,一直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受他人影响。

拆字解意

柏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