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牛奶贫血症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únǎipínxiězhèng

牛奶贫血症

拼音niú nǎi pín xiě zhè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牛奶贫血症是在1985年10月由日本的松本隆五医师提出的,它实际上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有些宝宝特别爱喝牛奶,以至在应该添加辅食时或该吃固体食物时,依然坚持以牛奶作为主食,这样就容易照成牛奶贫血症。

    牛奶贫血症-简介

    牛奶营养丰富,是很适合婴幼儿的食品。牛奶吃得过多怎么会患缺铁性贫血呢?很多父母都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里有多方面原因。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了一定的铁,这是人体生成血细胞的必需元素,但到4—6月后,宝宝从母体获得的铁基本用完,所以从月龄阶段上来说,6个月以后的宝宝最易患牛奶贫血症,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

    铁在一些蔬菜及动物内脏中的含量较高,但牛奶中含铁很少,吸收也比较差,如果不注意补充这些食物而单单吃牛奶,就会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

    牛奶贫血症-发生原因

    含铁量过低

    市场上出售的牛奶,1000毫升中含0.5—2.0毫克铁,而一岁的孩子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约6毫克铁。不仅牛奶里含铁量太少而且铁的吸收率很低。牛奶的铁含量只有人奶的33%,同时,人奶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有10%。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的促进剂之一,是牛奶中含量最少的维生素C。多数人都用金属器皿煮牛奶,此时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加上婴幼儿时期缺乏胃酸,不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若不注意补充维生素C,铁的吸收利用率自然就会降低。同时,牛奶中钙、磷、钾含量较多,而这些矿物质可使胃内容物呈碱性,磷还可与铁结合成难溶解的物质。这些都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妨碍缺铁性贫血的纠正,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含铜量过低

    铜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大部分的铜以血浆酮蓝蛋白氧化酶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这种多功能的氧化酶能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二价铁离子,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三价铁,以促进铁肠道的吸收率,为制造血红蛋白贮存原料,而牛奶中的铜含量也极低。1000毫升仅含铜0.01毫克左右,很难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这也是造成“牛奶贫血症”的原因之一。

    抗贫血因子易损失

    牛奶中的叶酸、维生素B12等抗贫血因子易遭损失。婴幼儿饮用的牛奶几乎都经过高温煮沸,而叶酸和维生素B12经煮沸后,损失量可达50%以上。维生素B12只有在胃内粘蛋白作用下,才能被顺利吸收。由于婴儿胃内缺少粘蛋白,故单纯用牛奶养,势必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致细胞的核酸代谢障碍,从而发生婴幼儿巨幼细胞性贫血。

    过敏的间接作用

    牛奶过敏会间接造成贫血,牛奶中至少含有5种抗原蛋白成分,当这些蛋白质进入未发育成熟的婴儿胃肠时,由于胃肠中缺乏分解它们的酶,这些外来的异性蛋白就会作为抗原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进入人体的异性蛋白越多,所产生的抗体也越多。如果发生在一些免疫功能不全的婴儿身上,就会产生抗原抗体的结合,引起过敏反应。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每日喂给1000毫升以上大量鲜牛奶的宝宝,会因过敏反应而在肠道内引起慢性出血。婴儿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血容量不断扩充,即使少量失血也会产生贫血。

    牛奶贫血症-应对措施

    1、如果新生宝宝不能得到母乳喂养,应尽量提供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婴儿配方奶粉较之新鲜牛奶,营养更接近母乳。

    2、宝宝从四个月开始,就应逐步添加蔬菜泥、水果泥等辅食。为补充铁的不足,还需特别添加鸡蛋黄、猪肝酱等含铁丰富的食品。稍大些的宝宝可添加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品,如米粥、面条、豆腐、鱼泥、肉泥、猪肝肠、动物血和植物油等,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

    3、宝宝选用鲜牛奶后,每次加热最好使用铁锅。

    4、对于因牛奶过敏引起肠道出血而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应尽量少吃牛奶,奶量减少到每日500毫升以下,或改用奶粉(可去除鲜奶中不耐热的蛋白抗原)喂养。

    5、为孩子煮牛奶时,不要让牛奶长时间沸腾,以免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的抗贫血因子的流失,从而间接导致孩子贫血。

    牛奶贫血症-忠告

    换乳期宝宝,要特别小心牛奶贫血症。换乳期是指从婴儿出生第4个月到1岁左右这段时期。其间孩子的主要食物开始由液体食物(母乳、牛奶等)过渡到糊状食物(菜泥、肉泥等),再过渡到固体食物(饭菜)。换乳期的孩子要特别小心牛奶贫血症。因为这一时期,很多父母往往只是一味地给孩子吃牛奶以渐渐代替母乳,或是让孩子一直喝液体食物直到1岁之后直接过渡到固体食物。就因为这些爸爸妈妈忽略了宝宝进食糊状食物的过程,不够重视换乳期菜、肉、水果等食物的均衡搭配和喂养,使得孩子不能全面吸收营养,造成孩子生长发育不良,而最常见的后果就是造成孩子缺铁性贫血,也就是患牛奶贫血症。

基本含义

  • 指因缺乏牛奶而导致贫血的现象。

详细解释

  • 牛奶贫血症是一个由中国网络流行的幽默成语,用来形容因为缺乏牛奶而导致的贫血。这个成语通过夸张的形象和幽默的说法,表达了对牛奶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缺乏某种重要的物品或条件而出现某种不良状况,比如缺乏锻炼导致身体虚弱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开玩笑或者幽默的场合。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故事,它是中国网络上的一种创造,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牛奶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

成语结构

  • 牛奶贫血症这个成语由三个词语组成,分别是“牛奶”、“贫血”和“症”,通过将这三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幽默的成语。

例句

  • 1. 我最近没喝牛奶,感觉自己得了牛奶贫血症。2. 这个人整天不运动,真是牛奶贫血症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牛奶贫血症”这个成语与牛奶和贫血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因为缺乏牛奶而导致的贫血,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牛奶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贫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说如果不喝牛奶就会得牛奶贫血症。2. 初中生:最近我熬夜太多了,感觉自己得了牛奶贫血症。3. 高中生:我每天都要锻炼身体,不想得牛奶贫血症。4. 大学生:我室友整天不吃早饭,看起来像得了牛奶贫血症。

拆字解意

牛奶贫血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