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恃功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gōng

恃功

拼音shì gōng

注音ㄕㄧˋ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自负功高。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燕·慕容垂》:“ 翟斌 恃功骄纵,邀求无厌。”《新唐书·王琚传》:“右相 李林甫 恨 琚 恃功使气,欲除之。”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 侂胄 恃功专恣,立党论为倾者方因之。”

基本含义

  • 依仗过去的成就或功绩自负,不顾实际情况。

详细解释

  • 恃功指的是依仗过去的成就或功绩自负,不顾实际情况。这种态度通常是自负和盲目自信的表现,忽视了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使用场景

  • 在谈论个人或团体过于自负、不顾现实情况的时候,可以使用恃功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恃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文公十二年》。故事中,鲁国国君文公曾经打败了强敌齐国,因此变得非常自负和自信。然而,当他面对其他国家的威胁时,他却忽视了实际情况,最终导致了鲁国的失败和文公的被囚。

成语结构

  • 恃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恃”是动词,意为依仗、依靠;“功”是名词,意为成就、功绩。

例句

  • 1. 他恃功过高,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2. 这个团队恃功自大,不愿意学习和改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恃功的发音“shì gōng”与“是功”进行联想,表示依仗过去的功绩。此外,可以将恃功的意思与一个自负的人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恃功相关的成语,例如“恃才傲物”、“恃才傲世”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恃功过高,不愿意听老师的指导。2. 初中生:他恃功自大,不顾班级其他同学的感受。3. 高中生:他恃功骄傲,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4. 大学生:他恃功盲目自信,不愿意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拆字解意

恃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