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打
拼音zé dǎ
注音ㄗㄜˊ ㄉ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责打 zédǎ
[punish by flogging] 旧时以鞭抽板打等惩处责罚犯过失的子女或臣民
英文翻译
1.mete out corporal punishment to; punish by flogging or lashing
详细解释
责罚拷打。 明 李开先 《词谑》:“贡士泣诉於巡抚臺下,追摄指挥,数之曰:‘奈何轻辱贡士?’令军牢拖泛责打。”《说岳全传》第三回:“况且这枯枝乃是人家花木,倘被山主看见了,岂不被他们责打?”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阁逻凤 器重他有学问,赐号为 蛮利 ,使教王室子弟读书,授权得责打生徒。”
基本含义
- 责备并打击对方。
详细解释
- 责打是由“责”和“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责备并打击对方。它常常用来形容对某人进行批评或惩罚,以示警告或教训。
使用场景
- 责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在工作、学习或家庭等环境中,对于某人的错误行为或不当言行进行批评和惩罚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责打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视纪律和道德的价值观。在古代,责打被视为一种惩罚手段,用来纠正错误和教育人们。
成语结构
- 责打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责”作为动词,表示责备的意思;“打”作为宾语,表示打击的意思。
例句
- 1. 她因为不听劝告,被老师严厉地责打了一顿。2. 他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行为感到后悔,自责之后决定要改正错误。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责打”的技巧可以是将其与责任和打击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为不负责任的行为而被人责备并打击,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责打”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责无旁贷”、“责任重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责打了他,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他的父母责打了他,因为他没有按时回家。3. 高中生:老师责打了他,因为他在考试中作弊。4. 大学生:老师责打了他,因为他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