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纸
拼音hàn zhǐ
注音ㄏㄢˋ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笔和纸。借指文书典籍。《魏书·礼志四》:“尚须畴諮礼官,博访儒士,载之翰纸,著在通法。”
基本含义
- 指文人雅士的书信和文章。
详细解释
- 翰纸原指古代文人雅士用来写信和写文章的纸张。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文人雅士的书信和文章本身。成语“翰纸”是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书信和文章,通常表示其文采优美、才情出众。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文人雅士的文学作品和书信。可以用于赞美和称赞文人雅士的才华和文采。
故事起源
- 成语“翰纸”起源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书信和文章。古代文人雅士常常用翰墨和纸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的书信和文章往往被人们称为“翰纸”。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语法结构。
例句
- 1. 他的翰纸之作让人赞叹不已。2. 这封翰纸流传至今,成为经典之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翰纸”想象成一张承载着文人雅士才华的纸张,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人雅士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了一封翰纸给我的好朋友。2. 初中生:老师夸奖了我的作文,说是一篇翰纸之作。3. 高中生:他的翰纸之才让他在文学社团中脱颖而出。4. 大学生:我正在写一篇翰纸,希望能够发表在学术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