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蛙
拼音míng wā
注音ㄇㄧㄥˊ ㄨㄚ
繁体
基本解释
(1).蛙鸣。比喻俗物喧闹。《晋书·后妃传论》:“识暗鸣蛙,智昏文蛤。”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眼底雌雄看鬭蚁,耳中鼓吹厌鸣蛙。”
(2).鸣叫的青蛙。 宋 范成大 《喜雨》诗:“昨遣长鬚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 明 刘基 《冬暖》诗:“野畦落日舞残蝶,小池过雨喧鸣蛙。”
基本含义
- 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详细解释
- 鸣蛙是一个比喻,它比喻那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的人。就像青蛙在夜晚鸣叫一样,虽然它只会发出单调的声音,但它却以为自己的声音非常美妙,而不知道其他动物和人类对它的声音并不感兴趣。
使用场景
- 鸣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了不起,却实际上无知无能的人。例如,当你听到某个人自夸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时,你可以用鸣蛙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鸣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据说,有一只青蛙在夜晚鸣叫,它以为自己的声音非常美妙,但其他动物和人类却觉得它的声音很刺耳。最后,一只猫告诉它,它的声音并不如它想象的那么好听,这只青蛙才明白了自己的无知和自命不凡。
成语结构
- 鸣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鸣”表示发出声音,“蛙”表示青蛙。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例句
- 1. 他总是自夸自己的才华,但实际上他只是个鸣蛙而已。2. 不要被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所迷惑,他们只是一群鸣蛙而已。
记忆技巧
- 要记住鸣蛙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只青蛙在夜晚发出单调刺耳的声音,然后想象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在自吹自擂。这样,你就可以把鸣蛙与自命不凡的人联系起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鸣蛙类似的成语,如“自吹自擂”、“自以为是”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自我评价和自命不凡的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自夸自己在游泳比赛中的成绩,但实际上他只是个鸣蛙而已。2. 初中生:那个男生整天自吹自擂,说自己多么聪明,但他只是个鸣蛙而已。3. 高中生:不要被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所迷惑,他们只是一群鸣蛙而已。4. 大学生:他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最正确的,但实际上他只是个鸣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