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赤藤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ìténg

赤藤

拼音chì téng

注音ㄔㄧˋ ㄊ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又名红藤。产南方山中,皮赤色,古代用以作杖。煮汁服之,可驱虫利便。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将军繫金呿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省藤》﹝集解﹞引 陈藏器 曰:“﹝赤藤﹞生南地深山。皮赤,大如指,堪缚物,片片自解也。”

基本含义

  • 指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没有恶意。

详细解释

  • 赤藤是由“赤”和“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赤”意为红色,也可表示红心,善良;“藤”是指藤本植物,柔韧而富有弹性。赤藤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没有恶意。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和性格非常好,没有任何坏的意图。

使用场景

  • 赤藤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善良和友好。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心地善良,待人和善,不会伤害他人,可以使用赤藤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赤藤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仁爱和善良的道德观念。有一次,孟子在行走时经过一片藤蔓,他发现藤蔓虽然柔软,但是却能够攀援生长,非常坚韧。孟子以此比喻一个人的品性应该像藤蔓一样,柔软而不弱,坚韧而不硬。后来,人们将这个比喻用成了成语赤藤。

成语结构

  • 赤藤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品行真是赤藤,从来不会伤害别人。2. 她性格温和,待人友好,真是一位赤藤之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赤”字联想为红色的心,而“藤”字联想为柔韧的藤蔓,来记忆赤藤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善良、友好相关的成语,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和而不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赤藤的同学一起玩,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欺负我。2. 初中生:我觉得老师是一位赤藤之人,总是很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3. 高中生: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一位赤藤的朋友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很大的帮助。

拆字解意

赤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