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熏胥在词典中的解释
xūn

熏胥

拼音xūn xū

注音ㄒㄩㄣ ㄒㄩ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株连坐罪。《后汉书·蔡邕传》:“荣显未副,从而颠踣,下获熏胥之辜,高受灭家之诛。” 李贤 注:“《前书》曰:‘ 史迁 薰胥以刑。’《音义》云:‘谓相薰蒸得罪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物散发出香气。

详细解释

  • 熏胥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或物散发出香气。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花香、食物的香味以及人体的香气等。熏胥一词具有一种美好的意味,常用来形容香气浓郁、令人陶醉的情景。

使用场景

  • 熏胥常用于描述花香扑鼻的花园、美食的香气、人体的香味等情境。在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中经常使用熏胥来增强描写的感官效果,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香气的美妙。

故事起源

  • 熏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它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车攻》中的一句诗里:“熏之若遗,德音不逝。”意思是“香气扑鼻,美德的声音不会消逝”。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美好的境界,用熏胥来形容香气的浓郁和美德的永恒。

成语结构

  • 熏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熏”和“胥”。其中,“熏”表示散发香气,而“胥”表示普遍、通行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普遍散发出香气的意思。

例句

  • 1. 花园里的百花熏胥,令人陶醉。2. 这道菜的香味熏胥四溢,让人垂涎欲滴。3. 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熏胥了整个房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熏胥”相关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座花园里百花盛开,散发出浓郁的花香,这个情景可以帮助记忆“熏胥”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熏胥”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进一步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些相关的成语包括“香消玉殒”、“香草美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花园里的花朵熏胥,让人感到非常舒适。2. 初中生:这道菜做得很好,熏胥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增。3. 高中生: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气熏胥了整个教室,让人心旷神怡。

拆字解意

熏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