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俎味在词典中的解释
wèi

俎味

拼音zǔ wèi

注音ㄗㄨˇ 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祭祀用食品。因牲体置于俎上,故称。《文选·张华<鹪鹩赋>》:“毛弗施於器用兮,肉不登乎俎味。” 吕向 注:“肉不为俎豆之实。”

基本含义

  • 指饮食方面的品味和水平。

详细解释

  • 俎味是指饮食的品味和水平。俎,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牲肉的器具;味,指食物的味道。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对于饮食的品味和水平很高,懂得欣赏美食,有很高的鉴赏能力。

使用场景

  • 俎味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饮食的品味和水平很高,能够欣赏美食,懂得鉴赏。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其他方面的品味和水平很高,如艺术、文学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官员,他在品尝食物的时候总是能够品味出其中的细微差别,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食物的好坏。后来,人们就用“俎味”来形容他的品味和水平。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一个字是“俎”,后一个字是“味”。

例句

  • 1. 他的俎味很高,能够品味出食物的细微差别。2. 这家餐厅的厨师有很高的俎味,做出的菜肴非常美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餐桌前,用俎来摆放牲肉,然后品尝食物的味道,以此来联想“俎味”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饮食相关的成语,如“美味佳肴”、“饕餮盛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吃不同口味的零食,因为我对俎味很感兴趣。2. 初中生:他在学校食堂里总是能够找到最好吃的菜,他的俎味真是太高了。3. 高中生:参加美食节目的选手们都有很高的俎味,他们能够品味出食材的细微差别。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俎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