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置
拼音shù zhì
注音ㄕㄨ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扶植。《晋书·殷顗传》:“ 顗 见 江绩 亦以正直为 仲堪 所斥,知 仲堪 当逐异己,树置所亲,因出行散,託疾不还。”《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魏 尔朱荣 虽居外藩,遥制朝政,树置亲党,布列 魏 主左右,伺察动静,大小必知。”《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做宰相,树置心腹,专害异己,使贤奸倒置的。”
(2).树立,建树。 唐 白居易 《<唐故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序》:“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燿家邦,不当其身,而得於后:父析子荷,相去几何?”
基本含义
- 指把树木立起来,使之稳固。比喻安排得当,使事物稳定。
详细解释
- 成语“树置”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树置,为树,以正田。”意为把树木立起来,用来界定田地的范围。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将事物安排妥当,使之稳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安排合理,使事物有序进行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管理团队、组织工作、安排计划等方面。
故事起源
- 树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当时的国君僖公在处理土地纠纷时,他命令将树木立起来,用来界定田地的范围,以解决纠纷。从此,人们将这个行为比喻为将事物安排妥当,使之稳定。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经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我们成功地树置了这个项目。2. 只有树置好各项工作,才能使整个团队运转得更加顺利。
记忆技巧
- 可以把“树置”比作把树木立起来,使之稳固。通过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管理、组织、计划相关的成语,如“有条不紊”、“井井有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我们的座位树置得整整齐齐,让教室看起来更加漂亮。2. 初中生:为了让学校的活动有序进行,我们班级树置了一个活动策划小组。3. 高中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树置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4. 大学生:在组织社团活动时,我们需要树置好各项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