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幢竿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ànggān

幢竿

拼音zhuàng gān

注音ㄓㄨㄤˋ ㄍ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旗竿。 唐 张祜 《热戏乐》诗:“热戏争心剧火烧,铜槌暗执不相饶。上皇失喜 寧王 笑,百尺幢竿果动摇。”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身体直立挺拔,形容人的姿态端正,精神焕发。

详细解释

  • 幢竿原指竖立在庙宇前的旗杆,形状直立挺拔。后来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姿态,指人站立时身体笔直,精神饱满,意志坚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状态、姿态或形象,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军事、演讲等场合中。

故事起源

  • 幢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军事训练。在训练中,士兵需要保持姿势端正、精神饱满,以展示出他们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因此,幢竿成为了形容人的姿态端正、精神饱满的比喻。

成语结构

  • 幢竿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 1. 他站在领奖台上,身姿幢竿,显得自信而有力量。2. 这位老教授年过七旬,仍精神矍铄,幢竿挺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幢竿的形状,想象一个人站立时身体笔直,精神焕发的形象,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姿态、精神状态相关的成语,如“挺胸抬头”、“昂首挺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保持幢竿的姿势,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2. 初中生:在比赛中,队长站在一旁幢竿般地鼓舞我们,让我们更加努力。3. 高中生:面对挑战,我们要像幢竿一样坚定,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4. 大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时,我努力保持幢竿的姿态,以展示我的自信和决心。

拆字解意

幢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