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赦
拼音kuān shè
注音ㄎㄨㄢ ㄕ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宽赦 kuānshè
[pardon;excuse;absolve] 宽大赦免;宽宥
宽赦坦白认罪的犯人
详细解释
宽大赦免。《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及 孝文帝 初即位, 淮南王 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投荒诚职分,领邑幸宽赦。”《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今已悔悟自新,愿父王宽赦!” 太平天囯 洪秀全 《严禁违犯第七天条诏》:“如有犯第七天条者,一经查出,立即严拿斩首示众,决无宽赦。”
基本含义
- 宽恕并赦免罪过或过失
详细解释
- 宽赦是指宽容、宽大地原谅他人的过错或罪行。宽赦的本质是一种仁慈和宽容的态度,不计较过错的严重程度,给予对方第二次机会,使其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
使用场景
- 宽赦常用于描述领导者、国家或社会对犯罪者或过错者的宽容态度。也可以用于个人之间的宽容和原谅。在正式场合,宽赦也可以用于表示对过去的纷争、冲突或误解的宽容和解决。
故事起源
- 宽赦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宽恕罪犯的故事。据记载,齐桓公在位时,曾经宽赦了一位犯有重罪的大臣,并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位大臣经过改过自新后,为齐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故事成为了宽赦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宽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宽"和"赦"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领导者宽赦了那些犯了错误的员工,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2. 国家宽赦了一批服刑人员,希望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宽赦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宽大的手臂伸出来,表示宽大地原谅他人的过错或罪行。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宽赦的故事和历史背景,可以深入研究春秋时期的齐国历史和齐桓公的治国理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宽赦了我上次的迟到,我发誓再也不迟到了。2. 初中生:宽赦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原谅他人的过错。3. 高中生:政府宽赦了一批罪犯,希望他们能够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4. 大学生:宽赦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可以化解冲突,促进和谐发展。5. 成年人:宽赦是一种宽容和仁慈的态度,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