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挂甲在词典中的解释
guàjiǎ

挂甲

拼音guà jiǎ

注音ㄍㄨㄚˋ ㄐㄧ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披甲。谓穿上戎装。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伏以藐然闺秀,描眉月镜之娇;突尔戎装,挂甲 天山 之险。”
    (2).束置戎装。借指离队。《文汇报》1986.12.25:“如今 郎平 、 张蓉芳 等相继离队, 梁艳 又要提出挂甲。”

基本含义

  • 指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勇猛善战。

详细解释

  • 成语“挂甲”源自于古代战争时期,甲指的是盔甲,挂甲指的是将盔甲挂在身上,准备上战场。这个成语形容战士勇猛无畏,英勇作战的样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时表现出勇敢、坚强的精神。也可以用来形容战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挂甲”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没有确切的记载。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在这次比赛中,他展现出了挂甲的勇气和实力。2. 面对困难,我们要挺起胸膛,挂甲上阵。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战士将盔甲挂在身上,准备上战场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文化和古代战士的武器装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是一名军人,他每天都要挂甲上阵,保卫我们的家园。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们要像战士一样挂甲,勇敢地迎接挑战。3. 高中生:在大学的求学路上,我们要挂甲上阵,不畏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拆字解意

挂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