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辞
拼音wěi cí
注音ㄨㄟˇ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辞却。《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委辞召贡,保此清妙。” 李善 注:“言有召贡者,委弃而辞之。”
(2).犹致词。《新唐书·李晟传》:“﹝ 吐蕃 ﹞即遣使委辞,因 燧 请和。”
基本含义
- 推诿辞职或辞退
详细解释
- 委辞是指在面对责任或困难时,推卸责任、辞去职务或解雇他人的行为。该成语强调了对责任的逃避或推卸。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领导或管理者在面对困难或责任时,选择逃避或推卸责任的行为。也可用于形容个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放弃或逃避责任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委辞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据说,这位官员在面对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感到困难重重,无法完成任务。于是他决定辞去职务,将责任推给其他人。这个故事成为了委辞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委辞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委”和“辞”。
例句
- 1. 面对困难,他选择了委辞,没有勇气面对挑战。2. 领导在危机关头委辞,让团队陷入了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委辞”与“逃避责任”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责任,辞去职务,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责任和决策相关的成语,如“推诿”、“逃避责任”等,可以帮助加深对委辞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委辞了班长的职务,因为觉得太累了。初中生:老师委辞了校长的职位,因为觉得自己不适合。高中生:面对困难,他选择了委辞,没能坚持下来。大学生:公司经理委辞了自己的职务,因为无法应对危机。成年人:他委辞了总经理的职位,因为觉得自己无法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