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诛
拼音yí zhū
注音ㄧˊ ㄓㄨ
繁体
基本解释
诛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居无何, 鸿儒 就擒, 赵 夫妇妻子俱被夷诛。”
基本含义
- 指消灭异族或外族。
详细解释
- 夷诛一词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吾闻之:夫夷诛,戎狄也。”夷指的是戎狄,诛指的是消灭。夷诛的含义是指消灭异族或外族,特指戎狄。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消灭敌人或消除异族,通常表示斩草除根、彻底消灭。
使用场景
- 夷诛一词多用于描述战争或消灭敌人的情境。也可以用来形容消除异己势力或清除某种问题或隐患。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历史故事、战争纪实、政治宣传等。
故事起源
- 夷诛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描述齐国的一次战争。当时,齐国的国君僖公为了消除戎狄对齐国的威胁,决定发动战争,彻底消灭戎狄。这次战争被称为“夷诛之战”,后来夷诛一词就被用来形容消灭异族或外族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夷诛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夷”和“诛”两个汉字组成。夷指的是戎狄,诛指的是消灭。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意义清晰。
例句
- 1. 历史上,中国曾多次进行夷诛战争,保卫国家安危。2. 这次行动旨在夷诛恐怖势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记忆技巧
- 记忆夷诛这个成语,可以将“夷”字和“诛”字的含义进行联想。夷指的是戎狄,诛指的是消灭。可以想象自己在战场上消灭敌人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于中国古代战争史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夷诛战争的历史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背景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夷诛懒惰,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夷诛战争,为了保卫家园,我们要勇敢奋斗。高中生:只有夷诛腐败现象,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大学生:我们应该夷诛不公平的现象,争取社会的公正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