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
拼音rùn yuè
注音ㄖㄨㄣˋ 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
[构成]
偏正式:闰(月
[例句]
下个月是闰月。(作宾语)
英文翻译
1.{天} intercalary month in the lunar calendar; leap month
详细解释
◎ 闰月 rùnyuè
[intercalary month in the lunar calendar;leap month] 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农历一年较回归年相差约10日21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最初放在岁末,称“十三月”或“闰月”;后加在某月之后,称“闰某月”。《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皇帝以闰月三日,嗣临大位。”《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恰遇那年下半年有个闰月,北地节候又迟,满山杏花还开得如火如锦。” 周立波 《张闰生夫妇》:“ 张闰生 同志是闰月里生的,他父亲当时给他起了这个现成的名字。”
基本含义
- 闰月是指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月份,即在一年中插入的一个额外的月份,通常用来调整农历与阳历之间的差异。
详细解释
- 闰月是为了保持农历与阳历的对应关系而插入的一个月份。农历一年通常有12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为29或30天,总共354或355天。然而,阳历一年有365天,因此农历与阳历之间会有差异。为了弥补这个差异,闰月会在农历中插入一个额外的月份,使得农历年份与阳历年份能够保持一致。
使用场景
- 闰月这个词语通常用于讨论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以及调整方法。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错乱或混乱。
故事起源
- 闰月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历制度。根据历史记载,古人发现农历与阳历之间存在差异,为了保持农历与季节的对应关系,他们决定插入一个额外的月份,即闰月。这个调整方法至今仍然被沿用。
成语结构
- 闰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今年是闰月,所以农历的春节比平常晚一些。2. 他的生日在农历的闰月,所以不是每年都能庆祝。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阳历和农历的关系进行联想来记忆闰月这个词语。阳历一年有12个月,而农历一年可能有13个月,其中一个是闰月。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他与时间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年是闰月,所以我多过了一个生日。2. 初中生:闰月是为了让农历和阳历对应起来。3. 高中生:闰月的插入是为了修正农历和阳历之间的时间差异。4. 大学生:农历的闰月有时会造成时间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