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行令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lìng

行令

拼音xíng lìng

注音ㄒㄧㄥˊ ㄌ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行令 xínglìng
    (1) [play drinkers's wager game]∶行酒令
    猜拳行令
    (2) [order]∶发布命令

英文翻译

  • 1.play drinker's wager game

详细解释

  • (1).发布命令。《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 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淮南子·俶真训》:“夫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是故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贫有以乐业,困有以处危。” 娲石女氏 《吊国民庆祝满政府之立宪》:“昔者苟政府行令不法也,吾民尚可据理以争,挟气以抗,盖两无法律之可言,唯权力是尊耳。”
    (2).应行节令。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风行令而一其威,雨布施而均其德。”《隋书·音乐志中》:“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辉,祥禽雪映。”
    (3).行酒令。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同社復置酒 瀑泉亭 ,行令曰:‘有能以瀑泉灌顶,而吟不絶口者,众拜之。’”《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 德夫人 亦让二 云 ( 逸云 、 靚云 )吃菜饮酒,于是行令猜枚,甚是热闹。”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

基本含义

  • 指君主或上级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详细解释

  • 行令原指军队中上级向下级发布的命令,后来泛指君主或上级发布的命令或指示。这个成语强调了命令的权威性和不可违抗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君主或上级发布的命令,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命令或指示具有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的特征。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四年》:“君子行令,以正其身。”这句话出自《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当时,齐国的哀公在位的时候,国内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人把哀公的诏令用篆书写在一块玉石上,然后将它放在公庙门外。这是对哀公的嘲讽和挑战。哀公得知后,非常生气,他立即发布了一道严厉的命令,要求人们必须尊重和遵守君主的命令,不得随意挑战或嘲笑。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行令”来形容君主或上级发布的命令。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行”和动词“令”组成。

例句

  • 1. 上级发布的行令必须严格执行。2. 君主的行令具有不可违抗的权威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令”与“命令”这两个词进行联想,因为“行令”实际上就是指命令的一种形式。你可以想象一个君主站在高台上向下级发布命令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行令”相关的成语,如“号令如山”、“号令如泣”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布的行令是我们必须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主任的行令要求我们每天早晨必须到校操场集合。3. 高中生:校长发布的行令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