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团拜在词典中的解释
tuánbài

团拜

拼音tuán bài

注音ㄊㄨㄢˊ ㄅ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机关、学校等集体的成员)为庆祝新年或春节而聚在一起互相祝贺。
    [构成]
    偏正式:团〔拜
    [例句]
    政府组织了团拜会。(作定语)明天团拜。(作谓语)

英文翻译

  • 1.mass greetings; mass congratulations

详细解释

  • ◎ 团拜 tuánbài
    [pay respect on New Year's Day as a group;pay a New Year call together] 旧指有喜庆祝贺之事,相聚而拜。今指机关、学校等集体的成员为庆祝新年或春节而聚在一起互相祝贺
    有喜庆祝贺之事,相聚而拜。今指机关团体于元旦或春节聚在一起相互祝贺。《朱子语类》卷九一:“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以后就是门生请主考,同年团拜。” 柳亚子 《民主党派举行团拜典礼》诗:“从容揖让礼文优,团拜应为团结谋。”

基本含义

  • 指亲友团聚,共同祭祖或庆祝节日的拜访。

详细解释

  • 团拜是由“团”和“拜”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团”表示聚集在一起,共同的意思,“拜”表示向神佛或长辈敬礼的意思。团拜指亲友团聚,共同祭祖或庆祝节日的拜访。这个成语强调了家庭和睦、亲情和睦、友情和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使用场景

  • 团拜一般发生在重要的节日或家庭重大事件上,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人们会亲友团聚,共同祭祖或庆祝节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亲友的祝福。此外,在特殊场合或特殊日子,也可以用团拜来形容亲友聚会、共同欢庆的情景。

故事起源

  • 团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中。它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祀文化,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敬意。在古代,团拜一般是家族或宗族成员在重要节日或家族重大事件上聚集在一起,共同祭祖或庆祝节日。

成语结构

  • 团拜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团”是动词,“拜”是宾语。

例句

  • 1. 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团团拜,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2. 在清明节这一天,全家人团拜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3. 中秋节是我们亲友团团拜的时候,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团拜这个成语:将“团”和“拜”两个字分开记忆,将“团”与聚集在一起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将“拜”与向神佛或长辈敬礼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场景,想象自己和亲友团聚,共同祭祖或庆祝节日的情景,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团拜相关的习俗和文化,了解各地不同节日的团拜方式和庆祝活动,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的时候,我和家人团拜,一起吃年夜饭。2. 初中生:清明节,我们全家团拜祖坟,献上鲜花和食物。3. 高中生:中秋节是我们亲友团团拜的时候,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4. 大学生:假期回家,我和好友团拜,一起游玩、聚餐,度过愉快的时光。

拆字解意

团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