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裹包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ǒbāo

裹包

拼音guǒ bāo

注音ㄍㄨㄛˇ ㄅ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1).包裹;行李。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民之襦緼,为贼裹包;民之货钱,充贼囊橐。”
    (2).包,包装。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生]如今安葬了未曾?[旦]把坟自造,土泥尽是我麻裙裹包。”
    (3).包围。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听军声远号,看旌旗裹包,气昂昂,知是么么到。”

基本含义

  • 指因担心、忧虑等而心神不宁,不知所措。

详细解释

  • 裹包一词源于古代的包裹行为,比喻内心忧虑、焦虑,思虑纷繁,不得安宁。形容人的心情烦躁,无法平静。

使用场景

  • 裹包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紧急情况时的心理状态。例如,考试前紧张的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工作人员等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故事起源

  • 裹包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一年》。当时,齐国的宣公问左师如何治理国家,左师回答说:“国君不可裹包,国家不可裹包。”意思是国君不能因为担忧而心神不宁,国家也不能因为内忧外患而陷入困境。

成语结构

  • 裹包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是“裹”,第二个字是“包”。

例句

  • 1. 考试前,他紧张得裹包,一整晚都无法入睡。2. 面对重要会议,他裹包得连饭都吃不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非常紧张的情况时,心情烦躁,就像是裹在一个包裹里,无法舒展自己。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焦虑、忧虑相关的成语,如忧心如焚、心烦意乱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裹包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明天要参加的比赛让我裹包,我一直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表现不好。2. 初中生:面对高考,他裹包得连晚饭都吃不下。3. 高中生:即将面临大学入学考试,她裹包得整夜难眠。4. 大学生:毕业后的未来让他裹包,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拆字解意

裹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