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浮惰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ò

浮惰

拼音fú duò

注音ㄈㄨˊ ㄉ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游荡怠惰;游手好闲。《文选·沉约<和谢宣城>》:“牵拙谬东汜,浮惰及西崑。” 李善 注:“浮惰,浮名惰懈也。”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託跡於军籍释流者,可返躬於东作,欲其浮惰其可得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这样,既侵夺居民的产业,又造成浮惰的习惯。”
    (2).无业游民。《北齐书·儒林传序》:“游手浮惰,十室而九。”《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所得皆市井浮惰,旬日而足。”

基本含义

  • 指人懒散、不勤奋,没有进取心或精神状态不佳。

详细解释

  • 浮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浮指轻浮、不踏实,惰指懒散、不勤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没有坚定的意志,没有积极的行动,缺乏进取心和奋斗精神的状态。

使用场景

  • 浮惰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懒散行为或精神状态。可以用来批评某人不努力工作,不积极进取,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

故事起源

  • 关于浮惰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勤奋和进取心的重视,以及对懒散和消极态度的批评。

成语结构

  • 浮惰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浮”表示轻浮、不踏实,“惰”表示懒散、不勤奋。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浮惰至极。2. 这个学生一直浮惰,从不认真学习。3. 不要浪费时间在浮惰的事情上,应该多努力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漂浮在水面上,懒散地晃荡,没有任何目标和动力,代表着浮惰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浮惰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懒散”、“消极”等。也可以了解与勤奋和积极相关的成语,如“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浮惰,从来不做作业。2. 初中生:我不想和浮惰的同学一起合作,因为他从不主动参与项目。3. 高中生:浮惰的学习态度会影响成绩,所以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机会和挑战,我们不能浮惰,应该努力学习和进取。

拆字解意

浮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