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质觳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质觳

拼音zhì hú

注音ㄓㄧˋ ㄏ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质对较量。觳,通“ 角 ”。《诗·召南·行露》“何以速我狱” 陆德明 释文引 汉 卢植 曰:“相质觳争讼者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行或行为举止高尚端正,值得敬重。

详细解释

  • 质觳是由“质”和“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质指品质高尚,觳指端庄正直。质觳表示一个人的品行高尚,行为举止端正,值得他人敬重和仰慕。

使用场景

  • 质觳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高尚,行为端庄正直。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优秀品质,也可以用来自我要求,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尚的品行。

故事起源

  • 质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子贡的学生向孔子请教如何做人,孔子回答说:“君子质而觳。”意思是君子要有高尚的品质和端庄的仪态。

成语结构

  • 质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品行质觳,深受大家的尊敬和喜爱。2. 这个学生一直保持着质觳的行为举止,成为班级的楷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质觳”两个字的发音和意义来记忆。质觳的发音“zhì guān”可以与“至关”一词联想,意味着至关重要的品质和仪态。同时,可以将质觳的意义与高山峻岭、高大挺拔的形象联系起来,表示高尚的品行和端庄的仪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与品行高尚和行为端庄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举止大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质觳的好同学,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作为班长,她一直保持着质觳的行为举止,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3. 高中生:他的质觳品行使他成为了学校的楷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拆字解意

质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