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拏
拼音bǎ ná
注音ㄅㄚˇ ㄣ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牵引;把握。《说文·豕部》:“豝,牝豕也。从豕巴声。一曰:一岁能相把拏也。”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不由我心中自警,百般的把拏不定。”
基本含义
- 把握、掌握。
详细解释
- 指把握住、掌握牢固。形容对事物有很好的掌握能力,能够灵活运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能力强,对事物的掌握程度高。也可以用来形容掌握某项技能或知识的程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把拏住了一匹奔马。后来,人们用“把拏”来形容对事物的掌握能力。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把”和“拏”。
例句
- 1. 他对这门学科非常有兴趣,并且把拏得很好。2. 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数学把拏得很牢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把握”这个词相联想,把“把拏”与“把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把拏”意思相近的成语,如“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教了我很多方法,我现在对英语把拏得很好。2. 初中生:我对篮球很感兴趣,每天都会练习,现在我对篮球的技术把拏得很牢固。3. 高中生:我对化学很感兴趣,每天都会自学,现在我对化学的知识把拏得很好。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现在我对这个行业的运作把拏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