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五兵尚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shàngshū

五兵尚书

拼音wǔ bīng shàng shū

注音ㄨˇ ㄅㄧㄥ ㄕㄤˋ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官名。 三国 魏 置,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晋 以后中、外兵又各分左右。 南朝 宋 齐 梁 陈 沿用。至 隋 改名兵部尚书。《宋书·百官志上》:“ 魏 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五兵尚书领中兵、外兵二曹,昔有骑兵、别兵、都兵,故谓之五兵也。”《梁书·武帝纪下》:“以侍中、五兵尚书 谢举 为吏部尚书。”参阅《通典·职官五》。

基本含义

  • 指能够统领五种兵器的高级军官,也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多方面胜任多项职责。

详细解释

  • 五兵:指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五种兵器,包括弓箭、刀剑、枪矛、盾牌、弩弓。尚书:古代官职名,指掌管文书、记录和管理国家政务的高级官员。

使用场景

  • 1. 形容一个人能够胜任多种职责,具备多方面的能力。2. 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能够驾驭多种技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故事起源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决定设立五个军区,每个军区都要有一个负责统领五种兵器的高级军官。这五个高级军官被称为“五兵尚书”,他们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人们将“五兵尚书”用作成语,形容能够胜任多种职责的人。

成语结构

  • 五个字的固定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个真正的五兵尚书,既擅长管理,又精通技术。2. 这位科学家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还能亲自动手实验,真是一位五兵尚书。

记忆技巧

  • 将“五兵尚书”与能够胜任多项职责的人联系起来,想象这个人能够像掌握五种兵器一样,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可以通过绘制图像或编写故事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1. 了解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五种兵器,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六艺通达”、“七技八艺”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五兵尚书,不仅擅长数学,还会画画。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五兵尚书,能够在多个领域都有所突破。3. 高中生:他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都有出色的表现,真是一位五兵尚书。4. 大学生:他是一名多才多艺的五兵尚书,既会写作,又擅长音乐和体育。

拆字解意

五兵尚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