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供
拼音tóu gòng
注音ㄊㄡˊ ㄍ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清 代候选官按期至吏部投呈本人履历以待铨选。《清会典事例·吏部·汉员铨选》:“ 康熙 二年定,人文到部,每月初一投供。”《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投供”:“此员将得选缺,则吏部召之来署,令其书写履歷单一纸呈交,以凭查校。”
基本含义
- 指向官府告发他人,举报罪行。
详细解释
- 投供是指将他人的犯罪行为向官府告发,揭发罪行。这个成语中的“投”指向官府告发,而“供”则指供述罪行。
使用场景
- 投供这个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向官府举报他人的行为,具有贬义。可以用于批评揭发他人的不正当行为,或者警示人们不要滥用权力进行告发。
故事起源
- 投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为了争取升迁和树立自己的声望,常常会利用投供这种手段来揭发他人的罪行或不端行为。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在上级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忠诚和正直,从而获得提升的机会。
成语结构
- 投供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投”和“供”。
例句
- 1. 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投供他的同事,最终声名狼藉。2. 这个人投供了他的朋友,只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封信投入一个供桌中,表示向官府告发他人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场的文化和政治体制,以及其中的权谋和勾心斗角。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看到有人在考试作弊,于是向老师投供了。2. 初中生:小红得知同学偷偷抽烟,便决定投供他。3. 高中生: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他不惜投供他人的隐私。4. 大学生:他发现了公司内部的腐败行为,于是决定投供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