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竖
拼音zéi shù
注音ㄗㄟˊ ㄕ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贼子,贼徒。《陈书·废帝纪》:“但贼竖皆亡,祅徒已散,日望惩改,犹加掩抑。”
基本含义
- 形容人非常傲慢自大,目中无人。
详细解释
- 贼竖中的“贼”是形容词,意为极其、非常,表示程度之高;“竖”是动词,意为竖起、挺直。贼竖的意思是把人的傲慢自大程度形容得像竖起一样高,形容人非常傲慢自大,目中无人。
使用场景
- 贼竖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目中无人、自负过高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取得一点成就后变得傲慢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故事起源
- 贼竖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代人赋》:“贼竖拍毂翻轮,雄心胆也壮。贼竖中的‘拍毂’是指古代车辕上的支撑物,‘翻轮’是指车辆翻倒。元稹用这个成语形容那些目中无人、自负过高的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取得一点成就就变得贼竖起来,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2. 这个人贼竖得很,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优秀。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贼竖”联想成一个人非常傲慢自大的形象,目中无人,形容他的傲慢之程度就像竖起一样高。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形容傲慢自大的成语,如“目空一切”、“目无余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考了第一名就变得贼竖了,不再和我们一起玩了。初中生:那个学霸成绩好得不得了,贼竖得像个孔雀一样。高中生:他参加了一次辩论赛就觉得自己无敌了,贼竖得让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