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玉
拼音bǐ yù
注音ㄅㄧˇ ㄧ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晋书·郤詵传》:“﹝ 却詵 ﹞以对策上第……累迁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称士人得中进士高科为“比玉”。 唐 独孤及 《送虞秀才》诗:“甲科文比玉,归路锦为衣。”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尝值偷琴处,亲闻比玉时。”
(2).玉带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值数百万。”
基本含义
-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价值卓越。
详细解释
- 比玉是由“比”和“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比喻人的品德和能力高尚,如同珍贵的玉石一样。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赞美、褒奖他人的品德高尚、能力出众,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励、追求卓越。
故事起源
- 成语“比玉”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当时,鲁国的孔子在一次宴会上与鲁国的大夫子贡进行了一次辩论,孔子展示了自己卓越的才智和高尚的品德,令众人赞叹不已,有人将他比作珍贵的玉石,于是有了“比玉”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比玉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真是比玉还要珍贵。2. 这位老师教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真是一位比玉的好老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比玉”这个成语与珍贵的玉石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人的品德和能力高尚,从而更容易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品德高尚的成语,如“翩翩君子”、“德才兼备”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比玉,她总是帮助我们,关心我们。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比玉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3. 高中生:他的音乐才华和人品都比玉还要高尚,真是令人敬佩。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名比玉还要出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