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谒
拼音yíng yè
注音ㄧㄥˊ ㄧ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迎接谒见。《史记·陈丞相世家》:“ 信 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绍圣 、 元符 间,有 马从一 者,监 南京 排岸司。适漕使至,随众迎謁。”《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 楚王 ﹞欲得 息嬀 ,假以廵方为名,来至 息国 。 息侯 迎謁道左,极其恭敬。”
基本含义
- 迎接拜访。
详细解释
- 迎谒是指主动出迎、拜访客人或上级。迎谒强调主动出迎,表示对客人或上级的尊重和礼貌。
使用场景
- 迎谒常用于形容主动拜访、接待客人或上级的场合,强调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场合、社交场合或正式场合中的拜访和接待行为。
故事起源
- 迎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场礼仪。在古代,官员或士人要拜访上级或重要客人时,通常要提前准备,主动出迎,并进行恰当的礼仪。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上级或客人的尊重,也是一种展示自己修养和礼貌的方式。
成语结构
- 迎谒由两个字组成,迎和谒。迎意为迎接,谒意为拜访。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主动迎接和拜访。
例句
- 1. 他特意提前到机场迎谒重要客人。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迎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3. 公司高层亲自迎谒新员工,给人一种亲切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迎谒这个成语与主动拜访和尊重礼仪联系起来。想象自己主动迎接重要客人或上级,并进行恰当的礼仪,以展示自己的修养和礼貌。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仪式,了解更多关于拜访和接待的习俗和规范。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迎宾、迎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迎谒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一位作家。2. 初中生:学校领导迎谒了来自外地的教育专家,大家都很兴奋。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亲自迎谒了校长,展示了学生会的团结和活力。4. 大学生:我们学校的国际交流部迎谒了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希望能够加强学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