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缺衽在词典中的解释
quērèn

缺衽

拼音quē rèn

注音ㄑㄩㄝ ㄖ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缺袵 ”。谓衣成有意缺襟,示有缺陷,以启迪为人应谦逊自持,不当自满。《韩诗外传》卷三:“衣成则必缺袵,宫成则必缺隅,屋成则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 宋 晏殊 《谢昇王记室表》:“衣存缺衽,式赞于谦冲。”参见“ 缺隅 ”。

基本含义

  • 缺少衽席,形容没有地位或没有资格。

详细解释

  • 指没有地位或没有资格,不能坐在席子上。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没有资格或没有能力担任某个职位或角色。

故事起源

  •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个叫杜牧的官员,他的才华出众,曾经被任命为宰相。但是,由于他年轻,没有地位和资格,不能坐在皇帝的席子上,只能站在旁边。后来,由于宦官的陷害,他被贬职,再次来到朝廷,但是他的地位已经不同了,他可以坐在席子上了。这个故事就是“缺衽”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虽然有才华,但是缺衽,不能担任这个职位。2. 这个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但是缺衽,不能参加比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想象一个人站在旁边的席子上,表示他没有地位或资格坐在主席席子上。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地位和资格相关的成语,如“失魂落魄”、“无名之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是班长,但是他的成绩很差,缺衽当班长。2. 初中生:虽然他很聪明,但是他没有参加数学竞赛的资格,缺衽参赛。3. 高中生:虽然他有很多经验,但是他没有大学教授的地位,缺衽当教授。

拆字解意

缺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