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号
拼音dēng hào
注音ㄉㄥ ㄏ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建立年号。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 淳熙 登号之三年,朝廷举行旷世之典。”
基本含义
- 指登上高处,高声呼喊,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详细解释
- 登鸿雁之号,比喻声音高亢激昂,充满豪情壮志的呼喊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慷慨激昂的演讲、慷慨陈词、豪言壮语等场合。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将。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名将项羽在与秦国作战时,率领大军攻打秦国都城咸阳。当时,项羽士气高昂,豪情万丈,他登上高处,高声呼喊,声音如同鸿雁之号,鼓舞士气,激励将士奋勇向前。后来,人们就用“登鸿雁之号”来形容呼喊声音高亢激昂的情景。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之+名词+的+名词
例句
- 1. 他在演讲中登鸿雁之号,激励了在场的所有人。2. 这位教师的慷慨陈词,登鸿雁之号,深深打动了学生们的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项羽登上高处,高声呼喊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声音、情感表达相关的成语,如“高歌猛进”、“声嘶力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比赛中登鸿雁之号,为我们队加油。2. 初中生:老师的演讲激励了我们,他登鸿雁之号,让我们更有信心。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登鸿雁之号,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