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鼓
拼音yá gǔ
注音ㄧㄚˊ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元 贡师泰 《又寄王鲁川推官》诗:“曹吏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陈三立 《十月晦雪后瞻园夜集依韵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舆輦,踵逐归鸦衙鼓外。”参见“ 衙参 ”、“ 放衙 ”。
基本含义
- 衙门里的鼓声,指官府的威严和法纪。
详细解释
- 衙门是古代官府的称呼,衙鼓是衙门中的鼓声。这个成语形容官府的威严和法纪,也指官府的声威和威严。它可以用来形容法纪严明、官府威严的场景。
使用场景
- 衙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官府的威严和法纪。可以用在描述古代官府的场景,也可以用在形容现代法律机构的严肃和正直。
故事起源
- 衙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府。在古代,官府的衙门中常常会有一面鼓,用来宣布重要消息和法令。当鼓声响起时,人们会感受到官府的威严和法纪。因此,衙鼓成为了形容官府威严和法纪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衙鼓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衙”是名词,表示官府;“鼓”是名词,表示鼓声。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例句
- 1. 他的父亲是一位法官,家里的气氛总是充满了衙鼓的味道。2. 这个地方的治安很好,衙鼓严明,不容任何违法行为。
记忆技巧
- 记忆衙鼓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关联官府和鼓声来帮助记忆。想象自己站在古代官府的门前,听到了一阵激昂的鼓声,感受到了官府的威严和法纪,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官府的制度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古代官府的组织结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眼神像衙鼓一样严肃,让我感到有些紧张。2. 初中生:我们班的纪律很好,同学们都很守纪律,没有听到过衙鼓的声音。3. 高中生:考试的时候,考场里的安静就像衙鼓一样严肃,让人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