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得五
拼音bá shí dé w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á shí dé wǔ ㄅㄚˊ ㄕㄧˊ ㄉㄜˊ ㄨˇ
拔十得五
谓选拔人才而得其半数。《新唐书·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宋 陈师道 《谢胡运使启》:“谓拔十得五而可得其半,故匿瑕含垢而以求其长致。”《宋史·选举志一》:“ 太宗 即位,思振淹滞,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彦於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
基本含义
- 指做事不择手段、不顾原则,只求达到目的。
详细解释
- 拔十得五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使用了暴力和欺骗的手段。他为了得到十个银子,不惜伤害了五个人,最终只得到了五个银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择手段只会导致自己得不偿失,只会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使用场景
- 拔十得五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或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原则、不讲道德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道德的约束。
故事起源
- 拔十得五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个成语在古代就已经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警示和教育的经典故事之一。
成语结构
- 拔十得五是一个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不择手段,拔十得五,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人格。2. 这个公司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剥削员工,拔十得五,最终导致了业绩的下滑。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拔十得五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故事情节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为了得到十个银子,不择手段地伤害了五个人,最终只得到了五个银子的场景,通过联想记忆,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背景。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拔十得五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深入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思考,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为了得到好成绩,不择手段地抄袭了同学的作业,拔十得五,最终被老师发现了。2. 初中生: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他不择手段地对对手进行恶意攻击,拔十得五,最终被取消了参赛资格。3. 高中生: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小红不择手段地花钱请人代写申请材料,拔十得五,最终被大学查出作弊,失去了入学机会。以上是关于“拔十得五”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