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代
拼音gǎng shēng dài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港生代-简介
“港生代”指的是父母均来自内地,他们自2001年以来在香港出生并自动获得港人身份的一代。
最初,赴港产子的“港生代”家庭主要来自华南、以逃避超生为主要目的,他们被认为教育和收入水平较低的一群。后来,经中介们的落力推销,赴港产子已逐步向全国化、高阶层的方向发展,他们更注重的或许是香港的教育和护照。
10年来,这些“港生代”已累积超过10万人。这些孩子大多数刚刚出生就被父母带回内地了。但他们会不会回来?甚么时候回来?他们在外地教育情况如何?香港要不要为他们计划房屋、教育?这些都成了香港特区政府面对的不确定因素。
港生代-问题
文汇报图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推算显示,至2039年,每年约8.93万名初生婴儿中,父母均非港人的占近半(48%),即4.3万名,将为香港的房屋和教育政策带来极不稳定的因素。
事实上,自终审法院因“庄丰源案”于2001年颁令内地夫妇在港所生子可享有居港权后,10年来,这类“港生孩”由2001年的620人,增至去年29,760人,这47倍增速的背后,见证了赴港生子的疯狂。
10年,从BB到小学生,这些“港生代”有些依旧生活在内地,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有些则随父或母在香港与内地间穿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为他们编织“香港梦”的父母们则无悔当初,仍深信“多一个港人身份,孩子始终多一条出路。”
港生代-庄丰源案
内地孕妇赴港生育成为问题,归根结底源自2001年的“庄丰源案”。
庄丰源,1997年9月在香港出生,父母都是内地人,拿双城证赴港探亲期间生下了他,一直由拥有香港居留权的祖父照顾。香港政府入境处根据《入境条例》,“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若要成为永久性居民,则在其出生时或以后任何时间,其父母的任何一方必须已在香港定居或已享有香港居留权”为由,要将庄丰源遣返回内地
但根据《香港特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可判定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庄丰源的祖父提起了诉讼,2001年,香港高等法院和香港终审法院相继裁定庄丰源胜诉,不论其父母是否已在港定居,在香港出生的中国籍子女都享有居港权。此案例为内地孕妇在香港生子打开了大门。
基本含义
- 港生代是指香港学生代表团,特指香港学生参加国内各种活动或团体的代表团。
详细解释
- 港生代是指香港学生代表团,通常由香港学生组成,代表香港学生参加国内各种活动或团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香港学生参与国内事务的情况。
使用场景
- 港生代通常用于描述香港学生参加国内活动的情况,例如参加学术交流、文化交流、青年活动等。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学术论文等场景。
故事起源
- 港生代是近年来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增加而出现的成语。随着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香港学生参与到国内的各种活动中,因此港生代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港生代由“港”、“生”、“代”三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次文化交流活动,香港学校派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港生代。2. 港生代在国内活动中展现了香港学生的优秀素质和独特魅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香港学生代表团的队伍中,有很多来自香港的学生,他们代表香港参加各种活动,形成了港生代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和合作,以及香港学生在国内活动中的表现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港生代在国内活动中展示了香港学生的才艺。2. 初中生:今年的港生代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3. 高中生:港生代代表香港学生参加了国际青年交流大会。4. 大学生:港生代在国内各个领域展示了香港学生的实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