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拜扫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isǎo

拜扫

拼音bài sǎo

注音ㄅㄞˋ ㄙ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拜埽 ”。扫墓,上坟。《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 唐 徐凝 《嘉兴寒食》诗:“ 嘉兴 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拜埽》:“《后汉·光武纪》云:‘ 建武 十年八月,幸 长安 ,有事十一陵。’盖躬祭於墓也,即今上坟。拜埽盖起於此。” 元 张可久 《落梅风·春情》曲:“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鶯藏燕。”《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清明拜扫,搭船借伞,前世恩人来相见。”

英文翻译

  • 1.pay respects to a dead person at his tomb

基本含义

  • 指拜谒、参拜、扫墓等活动。

详细解释

  • 拜扫是由“拜”和“扫”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拜指的是向神明或长辈行礼,扫指的是清理或打扫。拜扫的基本含义是指进行拜谒、参拜或扫墓等活动,表达对神明、长辈或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使用场景

  • 拜扫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节日或纪念日前往神庙、祠堂或坟墓进行拜谒、参拜或扫墓的场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拜扫是人们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感恩和怀念之情的一种方式。

故事起源

  • 拜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古代,人们经常会在节日或祭祀活动中进行拜谒、参拜或扫墓。这些活动是人们表达敬意、感恩和怀念之情的重要方式。因此,拜扫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用来形容这些活动。

成语结构

  • 拜扫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动词“拜”和“扫”组成。

例句

  • 1. 他每年清明节都会去拜扫祖先的坟墓。2.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拜扫神庙祈求平安和好运。3. 孩子们每年都会和家人一起拜扫先人的坟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拜扫这个成语:1. 将“拜”和“扫”分开记忆,拜指的是向神明或长辈行礼,扫指的是清理或打扫。2. 将拜扫的基本含义与进行拜谒、参拜或扫墓的活动联系起来,形成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拜扫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祭祀活动和宗教仪式,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拜扫爷爷奶奶的坟墓。2. 初中生:在春节期间,我们会去拜扫庙里的神像,祈求来年学业顺利。3. 高中生:我计划在暑假期间去拜扫祖先的坟墓,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