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品
拼音néng pǐn
注音ㄣㄥˊ ㄆ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犹精品。多指书画、诗词等艺术作品。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能品上》:“ 韦鑾 官至少监,善图花鸟、山水,俱得其深旨,可为 边鸞 之亚, 韦鑾 次之,其画并居能品。”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米芾 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於海内。 芾 於真楷篆隶不甚工,惟於行草,诚入能品。”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六法三品》:“故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絶,传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王国维 《人间词话删稿》十六:“ 稼轩 《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絶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於神者。”
基本含义
- 能力和品德
详细解释
- 能品是由“能力”和“品德”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指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品德,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
使用场景
- 能品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综合素质。它常常在教育领域中使用,用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品德。
故事起源
- 能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一个人的能力和品德,认为这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因此,能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成语结构
- 能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能”和“品”。其中,“能”表示能力,指一个人的才能和技能;“品”表示品德,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
例句
- 1. 他的能品很高,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色,而且为人正直。2. 这个学生的能品还需要提高,他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能力”和“品德”两个词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既有才能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可以记住“能品”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能力和品德相关的成语,如“才德兼备”、“德才兼备”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品。2. 初中生:他的能品在班级里很出众,大家都很羡慕他。3. 高中生:高考不仅考察学生的能力,也考察学生的品德,所以我们要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品。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品,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品德。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品德,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