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骨堆
拼音tǔ gǔ duī
注音ㄊㄨˇ ㄍㄨˇ ㄉㄨㄟ
繁体
基本解释
指坟墓。 唐 韩愈 《饮城南道边古墓》诗:“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盃。” 方世举 注:“《檀弓》: 延陵季子 曰,‘骨肉復归於土。’今古墓则惟土与骨而已矣,故曰土骨堆。”按《礼记·檀弓下》作“骨肉归復於土也”。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却原来是一个土骨堆。云:老汉可也老的糊突了,一个土骨堆只管叫道有鬼有鬼。”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事物原始、朴实、朴素,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或改变。
详细解释
- 土:指泥土,代表原始、朴实。骨:指骨头,代表基本的本质。堆:指堆积,代表聚集在一起。土骨堆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原始、朴实、朴素,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或改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朴实、真实,或者形容事物的本质朴素、原始。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有记载:齐国的公子重耳被迫逃亡,流落到晋国,他在晋国过着贫苦的生活,但仍然保持着朴素、真实的品质。有一天,他的朋友问他在晋国的生活是否舒适,重耳回答说:“我在晋国虽然过着土骨堆的生活,但我从未违背过自己的原则。”这个故事成为了“土骨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语 + 土骨堆
例句
- 1. 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一直保持着土骨堆的品质。2. 这座小村庄虽然简陋,但是居民们都是土骨堆的人,非常朴实。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土骨堆”想象成一座堆满泥土和骨头的山,这座山代表着原始、朴实的品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土骨堆”相关的成语,如“土洋结合”、“土豪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最喜欢和土骨堆的同学一起玩,他们很真实。2. 初中生:虽然这个游戏没有华丽的画面,但是它非常有趣,很土骨堆。3. 高中生:他的穿着很土骨堆,但是他的思想非常前卫。4. 大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土骨堆的同学,他一直保持着朴实的品质,深受大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