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伤
拼音dǐ shāng
注音ㄉㄧˇ ㄕㄤ
繁体
基本解释
诋毁中伤。 元 戴表元 《<急就篇注释补遗>自序》:“一时交友,方共詆伤,以为不切於事。”
基本含义
- 诋毁、中伤他人。
详细解释
- 指用言语或文字故意中伤别人的品行、能力、声誉等,对其进行恶意攻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恶意中伤、诋毁他人的行为,用于批评和谴责不公正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则故事,公冶长在齐国任官期间,因为忠诚正直而遭到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诋毁。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而来的。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经常利用网络在背后诋伤别人,丧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2. 她因为嫉妒他人的成就,而不断地诋伤他人的名誉。
记忆技巧
- 可以尝试将“诋伤”与“敌伤”进行联想,敌人用恶意的言语伤害别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文中其他与诋伤相关的成语,如“中伤”、“诽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之间的争执导致了互相诋伤的行为。初中生:他们用恶意的言语诋伤了他人的名誉。高中生: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诋伤他人的言论。大学生:我们应该避免诋伤他人,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