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诉牒在词典中的解释
dié

诉牒

拼音sù dié

注音ㄙㄨˋ ㄉ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诉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张德远 以元枢輒受三省枢密院诉牒,虽是勋德重望,亦岂当如此!”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附录:“ 茅鹿门 云:‘吾作文时,屋瓦皆为动摇。’説得任鬙鬡可畏,想讼魁代人作诉牒时,当如此下笔。”

基本含义

  • 指对某个人或组织提出申诉或控告。

详细解释

  • 诉牒是由“诉”和“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诉”表示向有关部门或人士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请求;“牒”表示书信、文书。诉牒指通过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或人士提出申诉或控告。

使用场景

  • 诉牒通常用于正式场合,特别是在法律和行政方面。当个人或组织对某种不公正行为或不合理规定感到不满时,可以通过诉牒的方式向有关部门或人士提出申诉或控告。

故事起源

  • 关于诉牒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可以从古代的司法制度中找到一些线索。在古代,有人民向官府上访或控告他人的需求,因此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官府提出申诉。这种书面申诉的形式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诉牒。

成语结构

  • 成语“诉牒”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公司的不公正待遇提出了一份诉牒。2. 她通过诉牒的方式向政府部门投诉了邻居的噪音污染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诉牒”这个成语:1. 将“诉”字联想为“诉说”,表示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请求。2. 将“牒”字联想为“牌照”,表示书面形式的文书。3. 将“诉”和“牒”连起来,形象地想象成一封正式的书信,表示通过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或人士提出申诉或控告。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诉牒”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法律和行政程序。了解法律和行政程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诉牒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向老师写了一封诉牒,反映了班里的问题。2. 初中生:他通过诉牒的方式向学校投诉了操场上的安全隐患。3. 高中生:她写了一份诉牒,要求学校改善食堂的饮食质量。4. 大学生:我通过诉牒的形式向学院提出了对教学质量的质疑。

拆字解意

诉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