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骨碎补在词典中的解释
suì

骨碎补

拼音gǔ suì bǔ

注音ㄍㄨˇ ㄙㄨㄟˋ ㄅ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多年生蕨类植物。羽状复叶,小叶三角形和卵圆形,根茎细长,肉质,多长在树干或岩石上。根茎入药,治骨折、创伤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预知子、不留行、骨碎补、益母、狼毒,以性名者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骨碎补》﹝释名﹞引 陈藏器 曰:“骨碎补本名猴薑。 开元 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矣。”

英文翻译

  • 1.{中药} drynaria rhizome; the rhizome of davallia; Rhizoma Drynariae

基本含义

  • 形容骨头断裂,需要用药物或手术进行修复的情况。也比喻事情损坏严重,需要大力恢复。

详细解释

  • 骨碎补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故事。相传,在秦汉之际,有一位名叫司马相如的才子,他的母亲生病了,医生说她的骨头断裂,必须进行手术才能治愈。司马相如听到这个消息非常伤心,因为手术的风险很大,而且费用也很昂贵。然而,为了救母,司马相如毅然决定进行手术,最终成功治愈了母亲。这个故事成为后来“骨碎补”的来源。

使用场景

  • 成语“骨碎补”常用于比喻事情损坏严重,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修复。可以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修复、物品的修复,甚至是国家的修复等。

故事起源

  • 成语“骨碎补”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讲述了司马相如为了救治母亲而决定进行手术的故事。

成语结构

  • 骨碎补的结构是由三个汉字组成,形象地描绘了骨头断裂需要进行修复的情景。

例句

  • 1. 他们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但最终通过沟通和道歉,成功骨碎补了他们的友谊。2. 这座古老的城市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毁灭,但每次都能够骨碎补地重建起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骨碎补”。可以想象骨头断裂的情景,然后用药物或手术进行修复,以此来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骨碎补”相关的故事和典故,了解更多关于骨碎补的应用场景和比喻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小心摔倒了,膝盖骨头都碎了,医生说要做骨碎补手术。2. 初中生:我们班上的关系很紧张,但是我们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成功骨碎补了我们的班集体。3. 高中生:这个国家经历了一场灾难,但是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成功骨碎补了国家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