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栗
拼音sù lì
注音ㄙㄨ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戒畏自警。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百姓见之,莫不寒心,亦足使未犯者肃慄以彰示将来。”
基本含义
- 形容极度恐惧或战栗不安的样子。
详细解释
- 肃栗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肃意为恭敬、庄重,栗意为战栗、害怕。肃栗形容人因恐惧或紧张而战栗不安的样子。
使用场景
- 肃栗常用于形容人在紧张、恐惧或惊慌的情况下的表情和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在重要考试、面试、演讲或紧急情况下的人的心情状态。
故事起源
- 肃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当时,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他为了巩固统一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残酷的措施。一次,秦始皇召见丞相李斯,询问他对自己的统治是否满意。李斯因为知道秦始皇的残暴,心生恐惧,脚步不稳,手发抖,面色苍白,形容极度紧张和恐惧的样子。秦始皇见状,问李斯是否患病,李斯回答说:“非病也,臣因见事重,故肃栗耳。”从此,肃栗成为形容恐惧和紧张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肃栗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站在舞台上,紧张得全身都在肃栗。2. 考试前,我感到肃栗不安,手心冒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面对着无数人的注视,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全身战栗不安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紧张、恐惧相关的成语,如惶恐、战战兢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感到肃栗不安,担心考不好。2. 初中生:面对全班同学演讲,我感到肃栗,但我还是勇敢地上台了。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感到肃栗,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4. 大学生:面试前,我感到肃栗紧张,但我准备充分,相信自己能够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