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散漫在词典中的解释
sǎnmàn

散漫

拼音sǎn màn

注音ㄙㄢˇ ㄇ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形)基本义:随随便便;不守纪律。这个班的学生太散漫了。(作谓语)
    (2) (形)分散;不集中。
    [构成]
    并列式:散+漫

近义词

  • 涣散、分散

反义词

  • 严密、严整

英文翻译

  • 1.(随便) undisciplined; careless and sloppy
    2.(分散) unorganized; scattered

详细解释

  • ◎ 散漫 sǎnmàn
    (1) [undisciplined]∶任意随便,不守纪律
    自由散漫
    (2) [unorganized]∶不集中,零散;分散
    在散漫的手工业基础上,全部的精密计划当然不可能
    (1).弥漫四散;遍布。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
    (2).零星,零碎。 唐 蒋防 《秋稼如云》诗:“葱蘢初蔽野,散漫正盈畴。”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近岁私铸铁散漫 江 淮 。”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及 隋 开皇 中,其教遂入于中国,散漫於天下。”
    (3).无拘无束;任意随便。 唐 李白 《怀仙歌》:“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可成 是散漫惯了的人,银子到手,思量经营那一桩?” 梁斌 《播火记》四十:“准备长期打游击,和家里过庄稼日子不一样,不要散漫,要随时准备战斗。”
    (4).指注意力分散,不专心。《朱子语类》卷十一:“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到此心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

基本含义

  • 指思维或行为不集中,无条理,缺乏秩序。

详细解释

  • 散漫是形容一个人思维或行为的状态,指其不集中注意力,思维跳跃无条理,行为缺乏秩序,不专心。散漫的人常常做事不踏实,容易分心,缺乏耐心和恒心。

使用场景

  • 散漫一词常用于形容学习或工作中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行为方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或计划的执行情况。

故事起源

  • 散漫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篇中。庄子说:“秋水散漫,而春泥润泽。”这里的散漫形容秋水的状态,意味着秋水广泛分散,没有集中在一起。后来,散漫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人的思维或行为状态。

成语结构

  • 散漫是一个形容词,常常用来修饰人或事物的状态。

例句

  • 1. 他的思维很散漫,经常跳跃性地思考问题。2. 这个项目的执行情况很散漫,缺乏计划和组织。

记忆技巧

  • 记忆散漫这个词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散漫的发音与“散慢”相似,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的思维或行为慢慢地散开,没有秩序。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散漫这个词语,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散乱、漫无目的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来加深对散漫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弟弟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散漫,经常分心玩手机。初中生:我在学习上有时候会有些散漫,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高中生:他的思维很散漫,经常跳跃性地思考问题,不够集中。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时间管理很重要,不能让自己变得散漫,要有计划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