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滞
拼音yōng zhì
注音ㄩㄥ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留滞,阻滞;滞缓。《宋书·刘穆之传》:“ 穆之 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 唐 杜甫 《咏怀》之二:“拥滞僮僕慵,稽留篙师怒。”《清史稿·兵志三》:“緑营兵月餉不及防勇四分之一,升擢拥滞,咸辞兵就勇。”
基本含义
- 指交通或人群拥挤、堵塞,无法流通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拥滞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拥指人或车辆密集,滞指停滞不前。拥滞形容交通拥挤、人群堵塞的状态,通常意味着无法顺畅地进行交通或人流。
使用场景
- 拥滞多用于描述交通拥堵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景。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报告、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场合。
故事起源
- 拥滞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交通状况。古时候,人口众多,交通工具有限,道路狭窄,所以常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群拥挤、车辆堵塞的景象,成为描述交通状况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拥滞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拥”表示人或车辆密集,名词“滞”表示停滞不动。
例句
- 1. 今天上班时间路上拥滞不堪,我迟到了。2. 节假日市区的交通常常会出现拥滞现象。3. 人山人海,拥滞的景象让人感到窒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拥滞的发音与“拥挤”的发音相似,因此可以将“拥滞”联想为交通或人群拥挤、堵塞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其他描述交通状况的成语,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等,以扩大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的时候,门口总是人山人海,拥滞得我很难挤出去。2. 初中生:早上上学的时候,地铁上总是拥滞不堪,我经常迟到。3. 高中生:每天上下学时间段,学校门口都会出现交通拥滞的情况,需要提前出门避免堵车。